close

禮拜天的時候閃光看MOD看到有絲路的展覽,二話不說就跑去看,不過門票滿貴的,一個人$250。

這次去不像上次米勒展人滿為患,可能大家領了消費券都去瞎拼了吧~哈哈,不過這次還是沒有租語音導讀。講到這個展覽我醜話說在前頭,我覺得不管是語音導覽還是每次我看展覽物件旁的文字敘述,常常都覺得在這個講求行銷的時代為什麼文物的展覽是這麼的死板跟不貼心?對於文物的描述常常停留在冗長華麗的詞藻上,舉例來說:

「金鴨啣天寶銅錢之龍鳳呈祥玉對樽,周,出土自OO古墓第十三號墓室。該玉對樽呈現了當時工匠的技術,將今晚以OO的方式鑄模打造金鴨,該鑄模方式要先把OO關注模子,利用OO方法讓該模脫落,最後用OO的方式完成整體的造型。整體呈現鴨子在水面上閒情逸致的神態表達了對於田園生活的嚮往,金鴨與毛靈巧且輕盈的神態,加上鴨腹上刻有龍鳳呈祥的圖案表示吉祥跟吉利的意思。」

有沒有覺得這段對話除了形容詞還有一堆沒人理解奧妙在哪裡的鑄模方法,一整個很空虛?

工藝的奧妙要怎麼呈現,現在有些展覽現場會有電視播放好預先錄製的影片可以看,不然用圖示法表示也可以,再怎麼樣都比用文字敘述好;至於那些空洞的描述,我倒寧可它變成一個不用費力了解的故事。故事可以跟某個我們知道的歷史人物作連結,可以解釋那些花鳥背後象徵的意義,可以解釋那個時代的人為什麼開始知道要把這樣的東西當做陪葬品或是收藏品,或是它背後代表的習俗....。

我必較偏的好故事性描述,舉例如下:

「陶俑,古人喪禮原本有用活人殉葬的習俗,後來在OO朝代開始慢慢的在墓穴裡發現陶俑大量出現,同時間活人殉葬也變少,推論兩者有互相取代的關連。陶俑的興起跟
古人迷信鬼神相信厚葬的觀念有關,一開始陶俑以OO的塑像為多,希望這些陶俑可以鎮壓鬼神,後來因為人民生活富庶而轉為比較生活化的形象,比方說OO俑跟XX俑就是代表...」

抱怨結束,正題開始。

這次的文物展,展覽的物件以織物為主,還有話題性的樓蘭美女跟且末寶寶的乾屍。之前好像在discovery看過類似的採訪報導,所以在看那些衣服、披巾跟鞋子的時候覺淂津津有味。新疆的氣候乾燥所以對於有利於古物的保存,這些出土的織品,可以從質料(毛料or絲質)看出當時貿易的情況,特別是有些原料不是新疆自產,還有布料的織法可以看得出來因為不同原料的影響所以織法也會不一樣 (麻料跟羊毛容易斷裂,蠶絲卻可以拉長到一公里,所以不同的材料之法不一樣,呈現出來的工藝水準就不一樣),東西方除了貿易,還有藝術的交流 (布料上出現的花紋可以判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偏好的圖案,彼此來往也會影響織品的花紋)。那些織品的花色跟圖樣讓我分不出這是古代的東西,原來古代的紡織技術就很發達了orz

乾屍出土的時候,除了用五官輪廓還有頭髮顏色找到歷史的痕跡,有很大一部分的資訊也是來自屍體身上穿的衣服。

說到樓蘭美女,有別於高中席慕容的詩給我美少女的印象,其實本尊死亡的時候差不多40多歲。不知道西域那邊這麼乾燥,為什麼會流行用船型的棺材?

看展覽的物件都差不多之後,最後我跟閃光去看了影片說明,介紹吐番的過去跟現在。也是一整個無聊,不過還是有些心得。

以前我只知道文成公主嫁到吐番去,卻不知道吐番跟絲路的關連。因為絲路,所以東西方開始有文化跟貿易,西方遠到羅馬跟希臘,東方則是從漢代開始到唐代達到交流的鼎盛;文化上面,佛教也因為絲路所以在西域盛行起來,吐番境內就有自己的文化中心,在高昌,到現在還留下很壯觀的高昌古城。維吾爾族的人長得這麼像混血兒應該也是當時東西交流的關係吧~

我覺得絲路傳奇的展覽還滿好看的,而且拿票還可以免費參觀歷史博物館其他的展覽,我好喜歡那些陶俑跟金銀工藝品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rish 的頭像
    mirish

    第三地

    mir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