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報
囧男孩

電影前面大概有10分鐘的戲我沒有看到,坐在電影院裡其實沒有想太多,導演用三個記憶中散落的片段紀錄童年,關於那些遭遇還有代表幻想的動畫我只覺得一切很自然好像沒什麼特別好提的,只是到了一號被帶走的時候心裡有點激動。為了知道前面10分鐘在演什麼我去搜尋了一下劇情,又不得不回想我看到的一切然後覺得後勁很強。

現在覺得很有趣,也許我們在回憶自己的童年的時候也是覺得理所當然,很多事情好像都不留痕跡的過去了,但是再仔細靠近一點就會看到有趣、冒險、瑰麗的幻想,直到近得可以看到那些自己掙扎著留下來的痕跡,回想到覺得有點受傷才會停止。

我對電影的感覺也是很片段、零碎,我一直想到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還有蕭紅的呼蘭河傳跟琦君的某些散文。用小孩的眼光寫大人的事情,這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很多文學作品都用過類似的方式去陳述。只是在囧男孩裡,這兩個小孩與大人的世界更疏離,比起女孩的早熟跟體貼大人,男孩的世界顯得更無邪與自我沉溺。

囧男孩的電影一路鋪陳,導演用大量的暗喻來比喻童年剝落的過程。

一號跟二號的世界裡,阿嬤又打又罵、沒辦法表達感受的父親跟不知去向的母親、老是說謊的叔叔、不了解自己世界卻來圍剿的師長同學、強勢不講理的模型店老闆。關於當小孩,其實有很多無奈,每一次被大人欺騙、每一次因為大人失望,小孩活在大人的世界裡顯得很弱勢,所以才會想長大吧。曾經我也覺得還是小孩的我什麼都要看大人臉色,認為只要我長大至少很多事情我可以做主、我會有選擇。

還是小孩的一號跟二號,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的寄託。一號的寄託,希望爸爸有一天可以跟他說謝謝,還有媽媽從夏威夷寄來的禮物還有異次元空間;二號的寄託,是希望有人偶爾想起他記得帶他去動物園,跟他一樣沒人要的妹妹彼此陪伴,還有卡達天王;林艾莉寄託在不滅的微笑可以帶給自己勇氣。

小孩對於童年沒有說出的願望,是希望「被愛」。大人的世界傾斜的不像話,那些沒有得到回應的願望慢慢以另外一種方式,以編故事的方式來平衡這種傾斜。一號跟二號想要長大、希望沒有煩惱,卻不知道長大到底是什麼。

當童年剝落殆盡我們就長大了。當一號被警察跟社福人員帶走,兩個人變成一個人的「分離」;滑了100遍還是到不了異次元,然後對於現狀的「接受」;一號拿走二號的卡達天王去換現金的「自私」;二號背著一號玩扭蛋事後又一直辯解沒有辦法的「說謊」。終於我們也變成大人了。

也許有一天,我們對幼時曾經有的願望都不再激動,但還是會覺得似曾相識吧,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二號最後一幕為什麼要回頭尋找的原因。

如果你看張曼娟的海水正藍會哭,看囧男孩應該也會哭;不會也沒關係,表示這部電影不是為你而生,不是每個人的童年都有掙扎的一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rish 的頭像
    mirish

    第三地

    mir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